我院学生党支部组织集中学习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》
【人文学院讯 易新玥撰稿】为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、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《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》(以下简称《若干规定》),深刻体悟其内容与现实的意义的联系,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于2025年9月16日17:20在主教楼342教室组织了一场深刻而富有教育意义的集中学习活动。本次集中学习由人文学院学生党支部刘建同志主讲,孙包平同学主持,第39、40期入党积极分子共同参与,此次集中学习,旨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,通过制度性约束破除形式主义,为基层“减负”的同时实现“赋能”,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与长远价值。
在学习中,我们深刻体会到,从“精文减会”到“规范督查”,《若干规定》的每一项举措都致力于“让基层把更多时间用在实处、干出实效”。这背后,既是国家对“实干为要”作风的坚定倡导,也体现了始终将“民生为本”置于首位的治理理念。作为新时代大学生,只有读懂这样的政策逻辑,才能更清晰地把握社会发展的脉搏与方向。
《若干规定》中有一句话尤为关键:“为基层减负赋能”。“减负”并非减少工作,而是减去不必要的负担,让基层能够更专注、更高效地办实事。这对我们大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启示:无论将来身处何种岗位,“务实”都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——少一些“花架子”,多练一些“真本领”,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真正发光发热。基层是离民生最近的地方,也是最需要实干、最能实现价值的地方。我们期待这项新规能够扎实落地,为基层释放更多活力;也希望当我们未来走进基层时,能看到更真实、更温暖、更充满干劲的事业场景。
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,学习《若干规定》不仅使我们更深入地思考“务实担当”的时代意义,也促使我们体会到国家为基层“务实担当”所传递的治理温度。基层是政策落地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也是青年成长成才的“广阔练兵场”。未来无论是参与社会实践、走向基层工作,还是在各自的专业领域追逐梦想,我们都应坚决摒弃形式主义的虚功,始终秉持真抓实干的作风,以真才实学破解难题,以务实行动践行使命,让青春在真正有价值的奋斗中焕发光彩。